中国·美高梅集团(4688am-VVIP认证)·Website homepage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
间充质干细胞在皮肤科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5-31    浏览量:0

自体脂肪干细胞储存

01、干细胞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并在特定条件下转分化成为一种或多种构成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干细胞可以应用到多种人类面临的医学难题中,在细胞替代、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02、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近几十年来,与其他类型成体干细胞相比,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广泛、易于体外扩增、免疫原性低、分化能力强等优势而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间充质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通过多向分化、旁分泌、向损伤部位迁移和归巢、线粒体转移、免疫调节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在包括免疫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肺部疾病、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骨相关疾病等等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了应用,而且多数研究报道都表明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03、皮肤科应用

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进入到皮肤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并且作为多种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


1、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为主要临床特点,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受累脏器的不可逆损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该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长期、应用大量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较大。近年来,干细胞治疗该病获得了新的进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尤其对狼疮肾病、血液系统损害、皮肤溃疡、弥漫性肺泡出血等疗效显著。

2014年Wang等人进行相关研究发现40名活动性和难治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13名患者实现了主要临床反应(32.5%)、11 名患者实现了部分临床反应(27.5%),另外,患者SLEDAI 和BILAG评分、抗双链DNA抗体和抗核抗体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和补体3水平显著升高。

2、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往往有大量的红斑和脱屑。银屑病与多种合并症有关,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恶性肿瘤等。目前,临床银屑病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仍是较大问题。近期临床研究的结果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能快速清除皮损,安全,患者耐受良好,成为探索银屑病患者新的治疗技术提供了临床依据。

2021年 Ahn 等人发表一篇病例报告:1名在25年时间中接受各种治疗但银屑病状况没有改善的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个月后,所有红斑完全消失,患者的 PASI 和 DLQI 评分分别从 9.9 分下降到 1.7 分和 27 分下降到 3 分。

自体脂肪干细胞储存

(图源-PMID: 34447827-World J Clin Cases.2021)


3、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大疱性皮肤病,是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严重的类型之一,其特征是创伤引起的皮肤和粘膜出现水疱或大疱。严重的RDEB还与疤痕、挛缩、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全身炎症、瘙痒和疼痛等有关。目前RDEB尚无根治性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暂时缓解痛苦。已经有研究将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RDEB,显示患者耐受良好,疾病严重程度、皮肤炎症和瘙痒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2020年Rashidghamat等人发现10名成人患者在接受2次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在瘙痒、水泡数、伯明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严重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所改善。2021年lee等人发现4名成人和2名儿童RDEB患者在接受3次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伯明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严重程度评分、体表受累面积、水泡数、疼痛、瘙痒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显著改善。

干细胞储存

(图源-PMID: 33491668-JCI Insight. 2021)


4、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即硬皮病,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还可累及其他组织和器官。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硬皮病的临床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病例的皮肤硬化以及继发的溃疡、坏死和相关疼痛均有改善,对于患有严重硬皮病,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策略。

2015年Granel等人发表的研究中显示12名硬皮病患者接受基质血管部分(SVF)的治疗后雷诺状态评分 (RCS) 从基线时的 7.2±0.9 下降到21天时的 4.6±3.0,视觉模拟评分(VAS)从 32±13降低到21天时的13±17,并在治疗后2个月时完全消退。另外,患者手指水肿和生活质量方面也有显著改善。

5、创伤修复

创伤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近年来,干细胞逐渐成为创面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类型的创面修复过程中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使用纤维蛋白聚合物喷雾将培养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局部应用到伤口上,能够增强慢性、长期、不愈合下肢伤口患者的修复过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面积皮肤烧伤,可使供区更快愈合,促进新血管生成,并通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另外,也有研究者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烧伤后患者疤痕的治疗中。

2019年 Jeschke 等人发表一篇病例报告:1名严重烧伤(TBSA≥70%,大部分是全层烧伤)患者在接受超过 18 个月的常规烧伤护理后伤口仍未愈合。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伤口愈合加速,四个半月后患者出院接受康复护理,没有开放性伤口。在6年的随访期间,伤口部位没有瘢痕疙瘩或增生形成的迹象。

2022年zhou等人发表的临床研究中发现158名有急性伤口的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临床创面愈合率提高,治疗10天后肉芽组织覆盖率和肉芽组织厚度分别达到了32.6±10.1%和3.47±0.84 mm,创面出血及化脓性创面发生率显著降低。

干细胞储存

(图源-PMID: 32501530-Int J Dermatol. 2020)


总而言之,在皮肤病领域,干细胞疗法在几种难治性病症及创面愈合中取得了一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结果,随着干细胞疗法研究的逐渐深入,适应症也将逐渐增加。在未来将成为更多类型的皮肤病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XML 地图